牡丹花下互相召唤,嬉戏穿梭,构成了一幅传统的“凤穿牡丹”图案。这图案,象征着富贵吉祥,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与鸾凤共舞,感受着它们带来的喜悦和祥和。
顶箱的图案布局与底柜相似,却又在细节之处有所变化。顶箱的鸾凤,盘旋飞舞,回首相顾,仿佛在进行无声的交流。它们与竖柜柜门的鸾凤图案相互呼应,又各自独立,展现出工匠的巧妙构思。
陈阳不禁感叹,这精妙的布局,需要多么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实现。鸾凤周围点缀着连云纹,采用平底起坡的雕刻方式,边缘用阴线勾勒,层次分明,更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
柜子下方的闷仓板上,则以四角云纹为中心,雕刻着双鸾对飞的图案,延续了明代的样式。周围环绕着连云纹,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闷仓板上的云凤纹,仿佛在暗示着这人间仙境般的景象,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拥有。
真正包浆颜色
牙板呈壸门状,边缘起圆润的阳线,至中间交缠变化为缠枝莲纹,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柜子上还附有铜质的长方合页和面叶,铜片厚实,錾刻着山石牡丹,与柜门的主题相呼应。
黄花梨木质温润,纹理优美,柜体巨大的尺寸,如同一个舞台,湖石、牡丹、鸾凤,都在这舞台上尽情展现着各自的风采。鸾凤穿行飞翔,仿佛能听到青鸾的鸣叫,能感受到飞凤羽翼的摆动,构成了一幅人间美景。
然而,闷仓板上云凤纹的出现,又似乎在暗示,这样的美景人间难得,或许只有天宫神仙才能拥有。大四件柜各有十只鸾凤,合计二十只,寓意着“十全十美”。
在明清时期,凤是皇帝后宫女眷的象征,龙凤图案是民间禁用的,由此可见,此柜的主人非富即贵,极有可能是皇亲国胄。
柜侧山板采用落膛起鼓的做法,背板另起子框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