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花纹呈高浮雕,地纹施以纤细的云雷纹,主体纹饰上又雕刻阴线云头纹,即所谓的“三层花”;同时花纹布局呈集群式,以兽面纹作主纹,以夔龙纹作附饰,布满全身,即所谓的通体满花。
三层花,应该能理解吧
上海博物馆,商代早期·兽面纹鼎,看一下花纹,瞬间就理解三层花了吧
商代晚期以前的青铜器纹饰比较简单,从层面来说,只有器表面一层纹饰,叫单层花纹;从部位来说,往往在器物的主要部分如腹部、器物口沿下装饰一条带状纹饰,纹饰在器表面所占面积不大。
到了商代晚期,见到的是另一种现象,无论在耳部、腹部还是在口沿下及足部,都装饰有花纹,显得五彩缤纷,光耀夺目。更神奇的是,有相当一部分青铜器上的花纹不是单层而是多层的,有一层地纹,在地纹上有主纹,在主纹上又加刻花纹,形成三层纹饰。所以被称作三层花,一旦见到这种纹饰,几乎就可以断定年代了,这种三层“满花”纹饰,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显现出青铜器的无穷魅力。
高浮雕纹饰
该尊颈的下部饰一周垂冠回首夔龙纹,上部饰蕉叶纹,肩部羊头两侧配饰夔龙,腹部以扉棱为中心装饰三组下卷角兽面纹,也称为饕餮纹,兽面两侧配饰倒置的夔龙;圈足则饰曲折角兽面纹,两侧亦有倒置的夔龙。
兽面纹均为分解式,与以往的展体式兽面纹不同,此种兽面各部分单独表现,突出眼、耳、口、角等部件,以增加神秘感。
分解式兽面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商代中期,兽面纹是商代传统信仰与观念的反映,人们把它当作能够沟通天地的神物来加以崇拜。兽面面目狰狞,给人以威严恐怖之感,也显示出一种狞厉之美。
“咦?”看来看去的陈阳,突然糊涂了,这玩意怎么能在这呢?
根据后世的记忆,这件三羊尊早年出土,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