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万历明君 > 第153章 河清社鸣,群龙见形

第153章 河清社鸣,群龙见形(9 / 10)

是大世之争,谁都想开宗立派,立地成圣。

每一种思潮的兴起,都是有土壤的。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正是这种秩序失范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儒学的政治哲学特质,也就是说,儒学的产生,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礼崩乐坏”的现实政治世界。

而饱受诟病禁锢人伦的朱子理学同样如此。

彼时,民间一片衣冠南渡的萎靡,朝廷中弥漫因循的政治风气,皇帝堂皇高居,一味异论相搅。

正是有感于“天理不明、人欲横流,公平正大形同虚设”,才有了朱子理学兴起的土壤——正如《宋元学案》所言,朱熹正是在“综罗百代”中完成了巨大的思想创造任务。

当然,学说的兴起是一码事,至于后面怎么走了样,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同样如此的,还有王学。

当时对理学盛行带来的谨守朱子门户、陈陈相因、缺乏个性所不满的,可不是独一王阳明,在其之前,就有陆九渊、陈献章等人声讨,理学“外求过甚,抹煞本我”几乎是彼时的主流共识。

其后才有了心学的应运而生。

当然,解放自我这杆大旗,王阳明举得,士大夫一样也能举得。

王夫子都说了,要内求,我觉得我做得对,那就是对的,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

有权的人放飞自我后,世风自然日下——“正德以前,风俗醇厚,而近则浇漓甚矣。大都强凌弱、众暴寡、小人欺君子、后辈侮先达,礼义相让之风邀矣。”

到了嘉靖年间就开始普遍奢靡、违制,“今贵臣大家,争为侈靡,众庶仿效,沿习成风,服食器用,逾偕凌遍。”

隆庆年间,风气更是弥漫到普通读书人之间了,“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

导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