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反复咀嚼起“兔死狐悲、为官艰难”八个字。
要论兔死狐悲,恐怕没有人比他更加感同身受了。
他与张楚城同科同道,又极受高仪影响。
二人一心立志,想要功成名就,想要在大明朝的史书上,留在浓墨重彩的一笔。
尤其是……当初他二人被高仪荐给皇帝,又听到高仪将皇帝吹到天上去的时候。
两人脑海中不知道闪过多少明君贤臣,流传后世的想法。
以为一切故事都会像青史上那些故事一样——皇帝贤明用人,臣下忠恳任事,就能革故鼎新,就能再造大明。他们也能名垂青史。
直到这一年里,栗在庭所见证的,所经历的,渐渐让他感受了什么叫行路艰难……
财帛腐化他的家人。
乡党动摇他的立场。
流言诽谤他的名声。
下属抵触他的政令。
数之不尽。
如此种种也就罢了。
千般艰辛,万般困苦,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负重前行,心志坚定了。
直到,他听到了张楚城的死讯。
这位同窗同科同道,似乎在用性命向他呐喊,革故鼎新,是真的要死很多人的!
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今日是他张楚城,明日也可能就是他栗在庭!
想到这里,栗在庭已经忍不住喉头蠕动,视线略微恍惚。
栗在庭突然抄起酒壶,站起身来,仰头对壶牛饮!
江风吹过,栗在庭头发略显凌乱,酒水一半入口,一半顺着脖颈淌下,沾湿了衣襟。
他狂饮一大口,对着长江吟道:“金樽清酒斗十千……”
前路如此艰难,他却如此无能。
南直隶的盐政,他只能摇旗呐喊;西北的边患,他一窍不通;晋党的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