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找市长,找市委书记。”
“对,市里不行,我们就去省里去。”
“我们为达安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岗了,就没人管我们了,好不容易要拆迁了,又忽然停下来,这是把我们的幸福当成儿戏了吗?”
一些积极分子开始私下里找人商量,计划去找上级领导反映问题。
为了引起市领导的关注,他们准备联系更多的人,把市政府围堵起来。
“只有这样,市领导才会重视。”
“听说新来的市委书记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人,以前好像是边支市当市长,说话很管用。”
“那我们就去找市委书记。”
“不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就不走了。”
“还有,让人把我们的遭遇发到网上。”
“大家不要慌,到时候我们不能乱了阵脚。”
“对,不要到时候警察一来就吓跑了。”
“一定要给出方案,让市领导表态。”
“要弄,就弄大的。”
经过几天的商量,很快,便有七八百人被成功发动起来了。
当然,其中有几个积极分子,显得十分地活跃,对市里面的消息也掌握得很充分。
6月17日。
领头的十来个人聚在一起,又详细商量了一下,然后各自通知人手,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市委市政府门口等新任市委书记韦承健。
他们得到消息,韦承健每天早上八点二十准时坐车进入市委市政府大院。
连车牌号都搞得清清楚楚的了。
他们还准备了横幅,还有一些反映材料。
6月18日一早。
达安区六星街道办棚户区的一些居民,从各处陆陆续续赶往市委市政府。
他们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到大门口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