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半天的劲儿,我俩好不容易爬上山顶,只见这里也就一二百平米的大小,一幢小房子盖在中间偏后的地方,和陕北的那个白氏宗祠位置倒挺像。但这房子却是破败已久,房顶的四个角如今只剩下一个,其余部分都塌了下来,连颜色也早已分辨不清了。
这其实就是个大号的神龛,有个几平米,屋子里面除了供奉的神仙,连人都进不去,屋门口就是供桌祭台。
我并不急于去观察这个小庙,而是放眼向四周望去,方圆几十里尽收眼底。西边是黄河、北边是镇子、东边则是连绵不绝的山岗,应该是贺兰山脉的最南端。只有南边山脚下,这里地势不但低洼,而且下面背阴,乱糟糟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九曲黄河在这里虽然看不到全貌,但已明显呈卧龙之势,乃皇陵龙冢的不二之选。怪不得那么多西夏的王公贵族会把自己埋在这里。
一旁的黄博雅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慌忙从腰包里拿出殷骞画的那张地图,一边比划着远处的黄河,一边朝我招手道:“你来看!这个‘几’和那道弯像不像?!”
“……不像!”我凑过来瞧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有丝毫相似的地方。
黄博雅斜了我一眼,将那张纸上下掉了个个儿,让“几”字大头朝下,又接着问道:“这次呢?”
“唉!这次差不多了!”我欣喜地发现,当“几”字倒过来之后,几乎和黄河离我们最近的上游这道弯相吻合。虽然有些细微上的出入,但这张图毕竟是殷骞当时凭记忆画的,难免会有误差。
但是依着上面的墨点瞧去,我们竟然发现那里有一处非常之显眼的建筑——一百零八塔!今天的天气很好,可以说是烈日当空,即使隔着好几里地,我们还是能一眼分辨出这座半山坡上的塔式建筑群。
看清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我才不确定地道:“会不会是巧合?真就让他埋在一百零八塔下面了?那咱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