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钱的东西都是说买就买。但是镇上的单位是逢星期天放假,要是赶集不放在星期天,他们也没时间来啊。
所以这个时间就要相应的变化,给镇上居民赶集的时间,也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社员同志,能够多卖一点东西。”
……
大队部办公室里,杨书记听到大喇叭传来的声音,笑得合不拢嘴,“小陈可以啊,刚才我忘了提醒他,结果他自己就在广播里面解释,省了下面的人老是跑来问我,为什么要改时间。”
张长江哼哼笑道,“要不然为什么让他当广播员?这个广播员的工作看上去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就这点灵活变通,你说全大队有几个人能做到?”
在各个小队里面,也在对大喇叭播放的信息议论纷纷。
“刚才我还在想,为什么不定初一十五,偏偏要定什么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都没个准确时候,哪里记得住。但是听陈老师这么一说,就觉得还是这样子好。”
“肯定好啊,如果不是星期天,各个单位的人都没有放假,买东西的人都少了一大半,哪有这么定来的好。”
“要不说还是公社的领导有水平,连这个都想到了。”
“好是好,就是日子难得记,要是错过就亏大了。”
就在这时,大喇叭里又响起陈凡的声音。
“考虑到有些社员可能搞不清楚日子,所以呢,每次赶集日的前一天,我们都会在广播里面再次进行通知,提醒大家,不会耽误赶集。”
陈凡又用手捂住话筒,对着张翠娥小声说道,“这个你就要记住,在每个赶集日的前一天的日历上,标注要提醒的内容。”
张翠娥连连点头,捧着笔记本将陈凡的话记录下来。
顿了几秒,陈凡又继续说道,“除了时间有变化,地点也有变化,以前赶集,都是几个大队轮流来,以后就固定在甘家村5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