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402章,墨子一号、计划、报仇

第402章,墨子一号、计划、报仇(2 / 17)

陈国华的注意力更多放在振华研究所内部本身了。

在陈国华的努力之下,进入十月份的时候,单光子探测器、量子存储器这两个元器件先后被研制出来了。

这绝对是划时代的技术突破。

有了这些技术突破之后,那么接下来量子计算机也很快就可以出现了。

“ok,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生产出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固态量子存储器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持续突破基于金刚石色心的量子存储、基于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的量子存储”

量子存储器实验室内,陈国华看着众人侃侃而谈。

只是大家原本兴奋的表情,很快就凝固在了一起,因为这些技术,实在太难了。

侥幸在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固态量子存储技术层面突出重围,这都花了好些年的时间。

如果是其他技术的话,那这个难度系数,无异于重走一遍慢慢研发之路。

太难了呀!

振华研究所内的研究员,在理论基础这一块上面,都有十分扎实的功底。

量子项目是基于一九七二年夏天开始的量子芯片,在当时,以陈国华、杨振宁、李政道他们三人为首的研发团队,确定了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比如最为经典的就是量子力学、量子缠绕传输等相关理论基础。

换句话说,从一九七二年开始,振华研究所在量子层面的理论知识已经全面铺开了。

自从爱因斯坦、波多耳斯基、罗森提出epr佯谬以来,量子纠缠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量子效应奠定了量子信息处理的基石。

作为量子信息处理的物理资源,量子纠缠态等相关理论都已经被陈国华、杨振宁、李政道他们给确立起来了。

同时在这十年时间里,量子纠缠态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和量子计算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