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他的主页,上面只有两本书。
一本《文艺年代》,从14年一直写到17年。
一本《顾道长青》,则是从18年写到现在,目前因为已经在收尾的阶段,所以更新很慢,时不时就请假一两天,读者都怨声载道的。
和李珞这种专门写小白文的作者不同,早睡会长高的文风相对细腻和成熟,自带一股淡淡的文青味儿,但行文偶尔又俏皮幽默。
开起车来也是一把好手。
相对的,写起来难度也是更大一些。
李珞也和早睡会长高探讨过网文的一些更高深的技法与理论,但说实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比如早睡会长高最近跟他提到的收尾问题,说什么框架要进行收束,前中期的一些线,都要按部就班的一一回收,落到实处。
同时往最终的高潮推进,每一条线集中到最后的一个点,灿烂的爆发后,便是落幕。
这玩意儿给李珞听得云里雾里,能听懂大概是怎么一回事儿,但要让李珞去思考其中具体的手法,就完全两眼一抹黑了。
更别说早睡会长高平时聊到的所谓全文的立意,某些开书之前就早已在脑海中刻画了无数次的某个高潮的画面。
什么以点带面的大纲脉络,大高潮写法与小收获写法的差别与融合。
都是现阶段的李珞很难完全理解透彻的东西。
心里想着这些,李珞撑起下巴,看向窗外逐渐落入地平线下的夕阳,心里隐隐有点紧张起来。
人家毕竟是大佬,一会儿说话是不是得注意一点?
尽管在网上两人已经挺熟悉了,聊天的时候还时常插科打诨一下。
但到了线下,终究是有些不一样。
李珞觉得自己应该摆正一下态度,一会儿注意言辞,可不能得罪人家。
结果就是这一紧张,就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