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兴冲冲地回来,对江嘉意说:“成了!每周一篇,每月四篇,周三交稿。全部要这种八格的画法,具体要画的菜品需要提前和编辑沟通。稿费月结,单篇稿费二十元。”
单篇稿费二十元,要绘图还要配相应的文字,说实话这稿费并不算高。
但好在这只是一个菜谱,画面相对简单,对细节的要求不高。
画的相对没有那么辛苦。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工作,接下它就意味着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她每个月都会有八十元的收入。
这样的工资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很高了!
关键是——还不用坐班,可以在家自由掌握时间。
江嘉意自然愿意。
孙编辑显然对于她会同意是胸有成竹的。
听她答应后立刻就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份制式的表格递给她:“你把这个填一下,我拿去财务留底,然后帮你领工作证。有这个工作证以后你进门就不用登记了。”
江嘉意接过表格看了看,看到是一份“特约通讯员”的任命书。
填了这份表就意味着从此后她就有了一个社会身份,算是《南江日报》的特约通讯员了。
八十年代正是人们对于知识最渴望的年代,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同样的,从事着与文字有关工作的人,例如编辑,记者都会很受人尊重。
记者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能够进出很多重要部门的通行证,记者还会被大众称之为“无冕之王。”
总之就是相当的牛逼。
特约通讯员和记者的待遇肯定没法比,但拿出来唬唬人还是没问题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江嘉意之前真没想到在报纸上开个专栏竟然还能混上个通行证,这个也算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