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她在北面,我们大周稳若金汤!”
“拉倒吧,当初你可不是这样说的,当初你说的是云国公必败无疑!”
茶客捂嘴直乐:“你和我计较这些有什么意思?别说我,就是官家,朝堂上的诸位相公,想的不是和我一样?”
恰在这时,宋大走进福全茶楼,茶楼大堂气氛一滞。
随即,茶客们又同宋大打起招呼,好似上次的纷争并没有发生一样。
“宋大,我这里有空座!许久没见你来了,你莫不是跟我们生分了?都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不曾想云国公竟这般厉害,你莫跟我们一般见识。”
宋大寻了个空座坐下来,眉头却紧紧皱着。
身旁的茶客唤来小厮,点上一杯茶,并上了一盘点心:“宋大,还在怪兄弟们?喝口茶,消消气。”
宋大接过茶杯,解释道:“多大点事,我能生你们的气吗?我是在担心那十二道金令。”
茶客不解:“这有何担心的?官家让退兵,云国公退兵就是了。反正这江山是官家的江山,又不是云云国公的江山。能让自己人少流血,是件好事吗?”
宋大叹气:“你觉得云国公可是乖乖听话的人?”
茶客的笑容僵硬在脸上。
云国公啊……
她是选择性听话,只听自己想听的话。
至于十二道金令,让她退兵,这话估计不能听。
似乎终于想起顾南夕的为人,茶客搓搓手,小声问宋大:“那个……这个……咱们官家这样坑云国公,她会不会?”
宋大目露凝重:“这个不好说呀!”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皇宫里。
勤政殿内,李阁老苦口婆心地劝:“官家,云国公立下如此大功。您赶紧下几道封赏的圣旨吧。”
年轻皇帝歪躺在龙椅上,慢悠悠道:“再说吧。等她进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