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借文官的力来打张周和王守仁,这摆明是好事。
如果连张懋都参劾马仪,那谢迁找人参劾王守仁,也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连受到王守仁调兵这件事恩惠的张懋都不领情,连张懋都觉得王守仁坏了规则,那谢迁何错之有?
刘健道:“你没发现,到现在,马仪出兵那六千骁骑,都没消息吗?”
“这……”
李东阳神色一紧。
刘健叹道:“先前我也在想,这么一场战事都已经结束了,到了该论功请赏的时候,就算有过错的人,也该论罪当罚了!可陛下就是不急不忙,很可能还在等这一战的结果吧。”
李东阳问道:“连王伯安都无功而返,现在要把目光凝在马仪身上,会不会……”
“你是觉得,他不够格?”刘健问道。
“是。”李东阳也是直言不讳点头,“马仪何等身份,不过是个军户出身的将领,论功劳也不过是随着王伯安取得一点功绩,甚至还做不到功过相抵,就这种人,他独自领兵出关,能有何结果?大概鞑靼人也不会主动跟他应战吧?”
刘健抬头看着窗外,幽幽道:“先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有些事,就是透出一些不寻常。就好像崔元和朱凤的捷报传来之前,他们也是消无声息,没人记得他们一样。还有宾之,你不觉得,伯安这次进兵草原,来去都太匆忙了,不像是他以往的风格?”
“嗯?”李东阳深思起来。
刘健道:“韦公公突然来这么一句,也不由让我怀疑,或是陛下听了张秉宽的一些提议,要等等这边的战事出结果也说不定。”
李东阳突然紧张起来,略带惊惶道:“那要是马仪领兵取胜的话,结果可就不是……”
话没说完,但已经在明示。
这要是马仪打了胜仗,王守仁调马仪出兵这件事,就成为战略安排,那参劾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