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能及的事。”
这就好像领导要考察你是否有晋升意愿,你却说要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奋斗在最前线。
可惜这时代没有那种刻薄的领导,而杨廷和的话,听上去虽然也有一定逃避的意思,但总体来说……只是没撕破脸而已。
谢迁道:“你这是有顾虑啊。其实陛下已恩准,让你往上升一步,直接为侍读学士,以后右春坊的事就交给你来打理了。”
“等等。”
杨廷和好奇问道,“如此重大之事,为何在下一直都未有耳闻?”
“是你走之前的事了,朝堂上说的,就算你当时不在,难道事后你不了解内情吗?”谢迁道,“你以后仍旧在翰苑,这还不满意?你到底是想怎样?”
给你外调吏部左侍郎,你不干。
现在留你在翰林院,让你晋升侍读学士,你也说不想做。
除非你自己想自立衙门,在京师之地,能干这种差事的,大概就是无本的买卖,而杨廷和无论是哪方面,都称不上是有优势,凭啥开府建衙门?
谢迁脸色转冷道:“还是说,张秉宽已经给过你什么许诺,让你先听他的?”
“未曾有。”
杨廷和一听就吓了一跳。
这是谢迁在怀疑他对传统文臣的“忠诚”,甚至不惜说这种有距离的话,故意让场面非常难堪。
谢迁道:“最好不曾有,张秉宽也不过是一时靠揣摩圣意,才攀爬到今时今日的地位,他在朝中羽翼未丰,正是扼制他的好机会,而你作为翰林院中后起之秀,本应冲在前面。而不是随波逐流,甚至是沆瀣一气啊。”
威胁带警告,顺带稍微捧了杨廷和一下,意思是,你最好还是识相。
吏部左侍郎,痛痛快快答应,我们也好替你去操作,如果连你都不肯点头,那我们只能认为,你已经背叛传统文臣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