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推举旁的大臣时,多数人都是见风使舵的,但在内阁人选的问题上,一个个生怕落于人后。
在于他们都很清楚,内阁大臣相当于大明的宰相,是为文官翘楚,每一个派系都有相对牛逼的人物,而翰林院体系中的大臣,跟朝中大臣的来往也非常密切。
如果自己推选的人真的成为了内阁大臣,甚至将来当上首辅,那自己将来的官场前途,还不是一片光明?
以至于一圈推选下来,几个翰林院的学士,近乎都有份在内。
很多人也是因为跟这些人有私交,才会出来推选,但表面上是不会承认的,说得好像都是在群力群策,但其实就是以私人想法为先。
「那就先公推一下吧。」
朱祐樘道,「同时也要问问推选几人的意见,秉宽,你先说。」
张周怎么说都是侍读学士。
且在推选者的名单之中,本来呼声也还可以,但皇帝有言在先,张周还不适合于此时入阁。
朱祐樘的话,其实变过味来听,就是让张周给在场的人打个样,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回绝这件事……直到一个个回绝下来,由程敏政那边勉强接受,然后这件事就皆大欢喜了。
张周道:「臣资历不足,且不能胜任朝中很多事情,如今也正是北方战事胶着时,臣无闲暇再做其他事。」
朱祐樘点头道:「你在上听处的差事,也让你够忙碌的,且最近唐卿家出使朝鲜,少有人能帮到你。如果你还需要什么人手,尽管跟朕提,朕会给你调拨。」
张周笑道:「臣眼下尚且还能勉强完成手头之事。」
「嗯。」
朱祐樘侧目看向王鏊。
就在众人以为皇帝要问王鏊意见时,皇帝突然道:「朕也觉得,秉宽所提议的程学士,算是不错的人选。就以他为文华殿大学士,诸位卿家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