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保国公已从后路截断其撤退之路,已是关门打狗的姿态。」
「是吗?」
当朱祐樘听说只杀了千余人的时候,心情就有点不太美丽了。
主要是期待的阈值太高,以往只要杀个几十人都算是绝对的大捷了,可现在……要是不杀上个千人,都觉得辜负了秉宽的奇谋了。
萧敬随即接过捷报,给朱祐樘送到眼前,朱祐樘一摆手道:「也不知怎的,最近朕看东西有些模糊,来人,多给掌灯。」
萧敬等人还纳闷。
刚才陛下您看奏疏什么的,也没提出这点,感情刚才看东西都是连猜带蒙,反正不用心,最后都是我们处置是吧?您不是来干活的,是来当监工的,监督我们这群人批阅奏疏啊。
捷报列的很详细。
杨一清在花马池取得胜利之后,急忙上奏请功,也因为其防御力量的不足,加上鞑靼人来势汹汹,最后杨一清按照吩咐往灵州所的方向撤退,这也给鞑靼人继续侵犯大明疆土带来了便利。
等朱祐樘欣然之后,一个很大的问题摆在了明面上。
李荣道:「陛下,明日早朝时,朝野上下必定会提出,遇敌撤兵之事,乃有损于国威,且鞑靼会因此而进犯,遇敌回撤,这可是大忌。若是宁夏地方守军守在宁夏后卫等要隘,过不了几日,保国公的人马就会杀到,到时也不至于会落个局面上的下乘。」
朱祐樘一脸无所谓的姿态道:「宁夏后卫等堡垒要隘都已
经失守了吗?」
「这……倒没有。」李荣道,「只是很被动,留守的将士只能守在关隘堡垒之内,具体这几日鞑靼人是如何进兵和攻掠的,还……未有详细的奏报。只是蔡国公已有预警,鞑靼人或会在不攻打城池的情况下,往石沟城方向而进。」
「这不就结了?集中兵力,跟鞑靼人正面作战,是以后跟鞑靼人交战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