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皇帝有更好的张周、王守仁、王琼等人不用,非要用到朱晖等人,这就让人心生遐想,是不是背地里有什么不予公开的秘密,要等战事出结果之后再公布……
这种事之前出现过,就使得无端的揣测多了起来。
这天朝议。
张周出现在奉天门,当天朝议的重点在意河工,本来跟西北用兵的事八竿子打不着,却非在朝议即将结束时,由户科言官把西北用钱粮的事给说出来,并以当年黄河春汛等事的用度,打算把用在大同等处的一些钱粮给扣下来。
朱祐樘听了,倒没什么反应,反正他是不会应允的。
而因为事起突然,也不能因为言官怎么说,皇帝就要怎么应允,最后事也在没有任何解决的情况下,朝议解散。
只当是小插曲,张周很明显感觉到这次的事,是有点针对他自己,毕竟他不经常出现在朝议中,有他在的时候,非要有一两个议题牵扯到西北的事,大概就是对他这个新任的兵部尚书展现出朝中对于反战的态度。
皇帝没有单独召见张周,所以张周是随着大臣一起出宫的。
内阁三人没有跟张周有什么交流,倒是吏部尚书马文升有意靠近过来,跟张周点点头,把话茬给递过来。
“秉宽,最近兵部和都督府内,谈论最多的,是用兵之事,不知筹备如何?”马文升作为前任的兵部尚书,在兵部体系内影响力超群,也是因为张周这个兵部尚书不太过问部堂事的结果。
张周并不像传统那种坐于部堂的尚书,更多是参与到跟皇帝的沟通和决策,兵部普通官员跟张周沟通的机会不多。
不是说张周冷傲不愿意跟这些人接触,其实是兵部随便一个主事,论资历都比张周强很多,除了打仗这件事之外,谁服谁?
但人家马文升就不一样了,要资历有资历,要功勋有功勋,更重要的是马文升更符合这时代官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