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自己已经忍不住要决定时,便想到还有那么多大臣,便就假模假样去问问大臣的意见。
刘健这次没回答。
刘健跟刘大夏之间……本身并没有那么深厚的交情。
反而是马文升……跟刘大夏可说是“高山流水”一般的知己。
马文升走出来道:“陛下,老臣附议。”
在刘大夏重新回朝这件事上,马文升老早就在运作,奈何因为有张周的崛起,皇帝对于西北军务,基本只听张周一个人的,使得刘大夏的起复之路异常坎坷。
不过现在由张周主动提出让刘大夏接替马中锡为宣府巡抚,一切就显得那么轻松了。
就算马文升知道自己出来“附议”,并不能代表主流文臣的意见,但他这个吏部尚书的面子,众臣僚还是要给的,他为了老友,也就没什么避讳的。
果然。
在马文升出来发话之后,内阁三人先选择了退让,也等于说把反对这件事的压力给到了其余官员身上。
奈何有张周和马文升二人为刘大夏背书,旁人说再多也是徒劳。
朱祐樘道:“下旨吧。”
这次不像刘宇去当大同巡抚那么麻烦,皇帝直接就在朝堂上做了决定。
……
……
朝议之后,朱祐樘也不出任何意外的,将张周召到内廷去叙话。
同时被召见的,除了刘健之外,还有马文升、朱晖二人,因为朱晖本身已是上听处一员,这也让前上听处成员张懋心里很不爽。
在这次内廷召见之后,朱祐樘旋即下旨。
除了刘宇正式成为大同巡抚之外,另外调襄城伯李鄌到辽东,配合平江伯陈锐平辽东女真。
除此之外,由张俊接替李鄌为大同总兵,再以庄鉴为宣府巡抚……
加上之前被调回京的偏关巡抚王琼……朝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