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道:“外面有些不太好的传闻,说是朕只想任用近佞,尤其还提到朕用秉宽的事,朕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是何意图,连宗藩都在跟着起哄。朕一早就说过,谁有能力,朕就用谁,秉宽的功勋,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吧?”
刘健道:“老臣并非有意针对于谁,只是老臣年老体迈……”
朱祐樘摆摆手道:“请辞的话不必说了,若是刘阁老真的抱恙在身,难以承担朝事,朕会准许你回乡,并会多加赏赐,感谢你对朝堂做的这么多事。但如今不是言退之时,阁臣增加一人,朕不会听取除了尔等和翰苑之外任何人的意见……你们把心收回去,只管表明立场。看是否需要增加,或是增加于谁,朕都会采纳的。”
……
……
内阁三人本还以为有别的什么大事,结果内廷召见,只说了个要增加阁臣人员的事。
而且皇帝还显得很在乎他们,没有强求之意。
三人回到内阁值房后,谢迁坐在火炉旁,用铁钳夹了一块新式的蜂窝煤进入到铁炉里,笑道:“这东西还真是挺管用,怎么烧都不会灭!真暖和。”
刘健道:“有什么,直说。”
谢迁笑而不语。
李东阳则好似是替谢迁补充一般道:“陛下说会听翰苑之臣的意见,可是张秉宽也是翰苑之臣。”
一句话,好像就把问题最关键的一点给点出来了。
张周如今还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如果皇帝提出找人入阁,不以王鏊和程敏政的话,那就很可能是想让张周“身兼数职”,反正之前张周已经兼任了翰林学士的职位,把翰林学士变成“大学士”,好像也没改变太多。
上听处也是入值,内阁也是入值,哪值不是值呢?
刘健思虑良久后感慨道:“陛下对张秉宽,会如此偏颇吗?”
言外之意,我们都在防王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