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攘于外,安于内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攘于外,安于内(3 / 9)

大明百姓对于征虏文化有了极大的市场,才于万历年间编写出较为完善的杨家将故事,诸如纪振伦的《杨家府演义》、熊大木的《北宋志传》。

至此,一些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杨家人物,诸如穆桂英、杨宗保,还有不存在的事件,才以演义的方式呈现于市井小民眼前。

总的来说。

就是精神可嘉。

一切故事无论真实或者虚假,都是为了烘托这种为朝廷奋不顾身的精神,史实往戏剧性发展。

张周大概让这种精神提前了六七十年。

李荣笑道:“陛下,既是演义,必定不会全都遵照史书,百姓推崇,正因与眼下大明与鞑靼外敌交战,一切都是符合的。若是陛下有空闲,可以亲自去听听。”

朱祐樘点头道:“无论看戏还是听话本,朕都中意,只是这都是秉宽所写的,没有秉宽在旁作陪,总觉得少了什么。便先留一些念相,等秉宽回来之后,与他一同去便是。”

“是。”

李荣心说。

连听戏都要一起去,还真是君臣同心。

“走,再到东安门外去看看,那边是秉宽的老宅,再就是北边秉宽的新居,周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朱祐樘出来为行宫选址。

这下李荣和牟斌等人也都听明白了。

皇帝要的地址,一定是要靠近张周府宅的,这样皇帝就可以在出宫探望贤妃母子的同时,顺道还能去张周府上做客。

这是为了贤妃吗?

怕不是为以后经常出入宫门找他的秉宽,有更合理的理由吧?

……

……

兵部。

兵部尚书马文升,被一纸调令调去吏部当尚书去了,直接把兵部尚书的位子给空出来。

皇帝大概是觉得,现在兵部有没有一个坐于高堂的尚书也不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