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一想,好似萧敬的所作所为就可以解释得通,居然还是打着为朕好的幌子?
“你怎么看?”朱祐樘问道。
李荣谨慎回道:“老奴知悉,陛下跟兵部的马部堂,已有口头上的约定。”
“嗯。”
朱祐樘点头。
跟马文升都谈好了,王守仁草原取胜,且能全身而退的话,不必成果太夸张,张周都可以调回京为兵部尚书。
若是王守仁败了,那张周这两年可能都要留在南京,一时不能回京城。
朱祐樘也不觉得王守仁会深陷草原而不回,再加上马文升一大把年纪,临退休之前就兵部尚书的继任人选给张周铺了一条路,就算这条路也不是说可以一片坦途的,但要是当皇帝的拂了马文升的面子,也不符合朱祐樘宽厚仁义的性格。
如果王守仁真败了,趁着大明备战这两年,让张周继续在外历练,对朱祐樘来说也不是不可接受。
李荣见朱祐樘给出肯定的答案,他继续道:“那这份上奏,便可以作为一份质问言官的凭证。”
“细说!”朱祐樘难得听到李荣这样“公允”之人,或者是偏向于自己之人中肯的意见,自然很感兴趣。
李荣道:“陛下完全可以将此奏疏留中不发,来的是捷报,以此来敲打言官,并以此来作为彰显莱国公功勋的体现,是一份请功之表。败了,便以此来定莱国公留守南京之事……”
“也对。”朱祐樘道,“若是王守仁赢了,朕以此来给秉宽请功。输了,那就让秉宽以镇守南京守备勋臣,兼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军务,留在南京好了。”
李荣也是才刚回来没几天。
他也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到皇帝对张周那近乎决绝的“信任”。
赢了把张周调回来当兵部尚书,输了让张周当南京兵部尚书兼守备勋臣,让张周把南京的军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