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二十章 优势在我不在他

第四百二十章 优势在我不在他(2 / 9)

出言喝斥,朱凤已经在那侃侃而谈了,“此番鞑靼人撤走非常蹊跷,或是后方发生什么大事,以我所见他们是不得不退。”

杨一清皱眉道:“你是说,鞑靼后方有内乱发生?”

朱凤摇摇头:“我是想说,陛下会不会已经暗地里派出莱国公等名宿,领兵袭击他后方了,他们不得不退?”

此事上,朱凤提前没得知任何的情报,他纯粹是以对张周的“崇拜”,才会说出这番话。

我朱知节很清楚,鞑靼人不是被我打退的,更不是被我吓退的,宁夏镇我这路人马已经是最精锐的,如果鞑靼退兵跟我没关系的话……能这么牛逼逼着鞑靼人退走的,只能是我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张兄。

只有我明白,我的张兄一定会在我遇到危难的时候,替我解围的。

杨一清面色不善道:“目前尚未得知大明有出兵的迹象,各路人马,包括延绥、大同、偏关等处,也未传消息来有兵马进逼草原。”

消息的滞后性,也让杨一清琢磨不透问题关键点在哪。

即便杨一清有军事谋略,他能想到其实是辽北的王守仁带六千兵马奇袭鞑靼大后方,并逼迫巴图蒙克带兵回援?这得什么脑袋瓜,才能联想到这一层?

别说是杨一清不信,放大明任何一人都不敢相信会有人敢玩这种战略,不然马文升也不会跳出来指责张周每次都想取巧……而且没有一般的实力,鞑靼后方驻守的数万兵马足以应付,无须巴图蒙克亲自回兵。

如果不考虑这一层,似乎只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巴图蒙克已经抢完了,觉得再这么打下去也没必要,所以就撤兵了。

因而杨一清从开始,就打算把功劳归在朱凤身上,说这是朱凤御敌有功逼着鞑靼人撤兵……如此一来,跟朝廷上报的时候好听,功劳看似是归在朱凤身上了,但有功的话他这个巡抚也是连带有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