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皇帝给唐寅调拨的人手,还有张周给他找来的木材和铁之外,剩下的……近乎什么都没有。
张周给过他图纸,实际上如果是要造木船,不需要张周提供图纸,除非是要造远洋船只,大明的造船技术其实已经很先进,远渡重洋没什么大问题。
不然也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了。
造船的图纸有,但郑和留下的地图册什么的就被人给“毁了”,普遍认为是刘大夏干的,但这事张周也没有实际求证过。
因为他的出现,刘大夏到现在还赋闲在家,没有被朝廷重新启用。
“提前派人去跟苏州府、扬州等地的士绅打了招呼,让他们给发动一下,也是有陛下的旨意,出海所得的部分可以回馈给出资造船之人,如此才好得到他人的馈赠和捐助。”
唐寅为了凑钱,也是煞费苦心。
不过在张周的争取之下,皇帝也算是给出了“政策”。
这次造船名义上是要靖海,但其实私下都知道,皇帝有重启下西洋的意思,但朝廷对于下西洋的耗费是很忌惮的,那就由民间来筹措。
这点,连大臣也不太反对,只要朝廷不出银子,你们爱怎么造船怎么造,反正造出来的船只是朝廷的,出海所得也可以回赠给当初“投资”造船的那些人……用民间财富来造船,如果能成的话……当然大臣们也不觉得这件事能成。
唐寅又在做一件在他人看来,难比登天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凑银子的事非常棘手,唐寅也不会专门去一趟江南,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来见张周,他其实也就是想利用张周的声望,帮他在江南发动一下士绅。
“伯虎,造船的事我们先不提,我有件事想问你。”张周道。
“请讲。”唐寅现在就算不直接归于张周帐下统率,对张周也如上司一般恭敬。
就当是对师兄尽师弟的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