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将入相

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将入相(3 / 9)

闹事啊。

那就真的是……压不住了。

朱祐樘道:“对于此战有功之臣,朕也曾思量过,朕想以秉宽为莱国公,擢左都御史,提调宣大及三边军务,诸位卿家可是有何意见?”

没说把张周拔擢为兵部尚书,却要以王越的先例,让张周以左都御史的兼职来领兵,又同样是文武职一肩挑,既是左都御史又是国公,好像这西北就张周说了算。

刘健道:“贸然以官将之职,寄于一人之身,政出于官而将出于令,于西北安稳无益。”

这种事,马文升等几个尚书是不好出来反对的。

只有刘健这个首辅,才有资格给皇帝一些建议。

正如他们之前在朝议之前就商议好的,有关给张周犒赏的事情,不要去跟皇帝唱对台戏,要柔和去劝,尽可能让张周在文武职之前选一样,而不是让张周大权在握,影响了西北乃至于朝廷势力的平衡。

朱祐樘摇头道:“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事。”

刘健道:“陛下,若西北要长期筹措用兵之事,以张周一人身兼文武之职,西北将无制衡之人,国朝用兵治军之平衡,也将被打破。老臣并非针对于一人,而在于为大明长久的安稳,也是为军中将士的士气所思量。”

朱祐樘皱眉道:“以秉宽治军,还会影响到士气?”

跟朕闹呢?

张周在西北,一个个将士跟打了鸡血一样,朕就没见过任何时候大明西北将士有这种士气。

谢迁不怕事,他走出来道:“以一人主持军、政之事,难免会令左右手粘连于一处,再好的拳脚也施展不开。顺他者昌,逆他者无以立足,于他制军务于宣府时,便与宣府巡抚有过节,还请陛下思量西北各镇将官的隐忧。”

朱祐樘一时沉默。

虽然张周在西北,能振奋军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安民备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