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旷神怡。
至少比前一日阴云密布下雨的天气,好多了。
王守仁道:“传令前中后三部,加快行军,空旷处一个时辰至少行进三十里,进百里之后才可埋灶!”
……
……
就在王守仁于阴山北麓行军时。
张周亲率的中军,则在阴山之南,也快速往猫儿庄方向挺进。
相比于阴山北麓的安静平和,阴山之南则处处充满烽火狼烟的气息,张周中军主力行进中,处处可见有部族活动的迹象。
“不是说好咱是出来放炮打鹰的?累死个人!”
行军两天,张鹤龄这些养尊处优的勋臣则先受不了,他们听了张周的,以为这路人马只是为了策应王守仁,出来打掩护的,根本不会与草原部族有任何的交战,行军也不会太快,结果发现……这两天每天行军都在百里上下。
这对于一般军队的行军来说,过于迅速了。
因为张周这边可不是王守仁那边的轻兵突袭,这边是带着粮草辎重的,更重要的是带着七十多门火炮,虽然都是子母炮,没有带重炮,但因为有马车等,行进已算是很赶的。
队伍休整时,张鹤龄跑来找张周诉苦。
这会的张鹤龄也显得灰头土脸,那模样就好像几十年没洗过脸一样,浑身跟个煤球一般。
张周指了指西面道:“我们的行进,太慢了,如果不能在既定时间内抵达猫儿庄,就没法将那边的狄夷击退,奇袭威宁海的先锋人马,将没有退路!”
张周自知行军速度是比不上王守仁那边的。
但他也不能耽搁,他的任务是要到猫儿庄等靠近大明城塞的方向,为王守仁奇袭威宁海之后,直接南下回大明关隘,扫平道路。
他这边的路相对是安全的,因为草原部族眼下近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威宁海以西六七百里之外的赤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