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总制宣大军务

第二百七十一章 总制宣大军务(7 / 9)

右副都御史,总理宣大等处军务,若他此番西北之行有功在身,朕会酌情升赏,若不然,则回京师后,一切回归原先职位。不升不降。”

临时调任,就算加了官职,等张周回来之后,也把加的官职给下了。

听起来很合理。

但皇帝所说的“若有功在身则酌情升赏”云云,会让大臣觉得,若是张周真在西北做出点成绩来,可能就不单纯只是个虚职的兵部右侍郎,可能直接让他当兵部尚书。

入朝第一年就能兵部右侍郎,哪怕只是个虚职,听上去……也十分之可怕。

很多人都在打量着马文升和刘健等人,指望他们出来反对。

毕竟从大明官场的角度来说,张周无论做出什么成绩,都不该入朝短短三个月,就有资格领兵部右侍郎官衔去西北总制军务。

但刘健等人没有一个出来反对的,甚至六部尚书也都沉默不言,似乎都感觉到……张周不是一般的文臣,所以不能拿对一般文臣的官场规矩来要求……就好像以前也没有文臣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直接推测国运吉凶还那么准确一般。

李广会武术,神仙挡不住。

会武术也罢,他居然还是个状元……跟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又那么亲密……

“既然诸位卿家都不反对,事不宜迟,朕在这两日,就让秉宽动身前往宣府。除了三千京营人马随同之外,也将火炮铸造、工匠等一并迁到宣府之地,开矿事宜也由工部等他们协同……”

皇帝就差说。

朝廷动用人力物力,是去帮秉宽开矿的,开完矿,产出的八成还归张周自己所有。

只剩下两成……留着给我们发工资。

工部尚书徐贯道:“陛下,若朝廷调遣人手,协同开矿之后,是否该将矿窑等收归朝廷所有?”

朱祐樘一听就火了,厉声发问:“你们是想让朕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