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头疼医脚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头疼医脚(4 / 9)

别扭。

拿朱凤跟王越比?就算我们再瞧不上王越,也知道这二人毫无可比性。

有见过拿地上跑的,跟天上飞的相比的?你朱凤跑得再快,最多你也只能蹦跶蹦跶,距离上天还远着呢。

刘健道:“如今威宁侯已逝,西北各处更当以固守为先,老臣仍旧认为,可先调度人马,行屯田安民之事,再趁鞑靼内部纷争之际,再出兵于河套,以修筑堡垒之便利,逐步推进,将河套南线掌控,令鞑靼不战而退。”

刘健代表文官给出了他的“折中”之法。

也不是说完全反对出兵河套,而是要稳扎稳打,现在鞑靼内部纷争还没正式开启,就先守着。

什么时候时机成熟呢?就等达延汗跟火筛等蒙古右翼部族打起来之后,那时候再徐图渐进,把土堡一点点往北修……长城的关塞也可以修出去……

朱祐樘面色不善,显然他不喜欢听这种陈腔滥调。

“以刘阁老之意,大明将士便要守在关塞之内,看着他们在自家院落之外纷争,却隔岸观火?大明军心如何能安?大明今年两战,将士们浴血奋战,就只是为了守住往年的疆土,不进不退?”

朱祐樘的语气也算是客气的。

因为他知道,要出兵河套,更多还是要得到文官的支持,所以没必要把关系闹那么僵。

就好像刘健为首的文官一样,他们也开始在想折中之法了。

这种君臣理念上的差异,本来就是要求同存异的,互相各退几步,重新找到平衡点,其实就看各自的底线在哪里。

朱祐樘道:“朕昨夜深思熟虑,想过秦纮去偏关为宣大总制是否有迫切和必要性。如今的偏关,有王琼和朱凤等诸位卿家在,一切都能保证安稳,反倒是延绥等处一直却还有零星的边患传来,朕想跟诸位卿家商议,看是否有必要,直接以秦纮为总制延绥、宁夏、陕西等处军务,让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