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出戏,自然是由张周排的。
张周的意图也很简单,就是让朱祐樘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接触“女人”。
听戏只是一种方式,看看朱祐樘跟女戏子是否来电,会不会融入到这种台上台下的氛围,戏子,尤其是女戏子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的并不是专业的戏子,她们本身是有姿色的,但没什么背景。
这很符合周太后的需要。
周太后最忌讳的就是外戚乱政,如果把张家给干下去,后面再出个什么李家、孙家的,她这就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瞎折腾。
最好就是只给皇帝生孩子,不问出身来历,但又不能随便就把来历不明的女人送到皇帝身边,就需要在选人上做一番挑选。
大明皇帝的纳妃跟历朝历代都不同,基本不会搞联姻那套,娶的都是小门小户家的女人,妃子中更是有很多从宫女直接提上来的,近两代比较有名的就是万贵妃和朱祐樘的生母纪太后,在大明,只要是皇帝的种,就不分什么贵贱,就算只是宫女生的孩子照样可以当太子当皇帝,也不分什么嫡庶。
戏台上,随着敲锣打鼓进行。
一场经过张周改造后的“南戏”,开始上演。
朱祐樘并不是什么票友,对于戏剧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但随着这出戏的推进,朱祐樘还是很喜欢看。
就在于这出戏经过张周的改造之后,已不再只是单纯那恩恩丫丫老掉牙唱腔的南戏,而有了后来京剧的影子,唱调更是大起大合,剧情也更加趋向于“戏剧化”,舞台的道具、置景,服化道方面都经过改造。
至少朱祐樘融入其中,看得是津津有味。
偶尔张周在旁边还解释两句剧情。
看戏这种事,第一次看一般都只是看个热闹,票友一般都喜欢把一出戏翻来覆去品读,这样才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