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侯也去进修,但你不必给他多高的期望,朕不过是为应付皇后而已。”
又是很直接的话。
张鹤龄也要去进修,但却是“旁听生”。
“他们中到底有谁能堪当大用,或者你认为何人能委以重任,你尽管跟朕提。”朱祐樘道。
张周拱手道:“陛下既然如此说,臣真还有所请,臣认为有二人,可为所用。”
“说。”朱祐樘道。
张周道:“之前户部郎中王琼,以监粮官身份前往辽东,在辽东一战中居功不小,且在火炮事宜上他也非常知悉,臣请让他也到研武堂,以其为讲官,协助臣教导之事。毕竟平时……臣很忙,不能总在那。”
张周其实想要的,是自己当个校长就行,何必要当讲官呢?
具体讲课的事,指望朱凤?
还是找个有威望,将来也能打仗的人才好。
但如果是太耿直的大臣,是不合时宜的,就好像杨一清这样的,本事再大,他敢用吗?
再看王琼……那就不一般了。
王琼最大的特点,其实就跟王越很像,那就是……善于应酬。
说好听点,叫知道审时度势,说不好听的,就是个拍马屁的小人。
历史上王琼在正德年间的作为很不堪,虽然他提拔了王守仁,能知人善用,在平定国中之乱或是西北之乱时,居功很高,但就在于他刻意逢迎,还有直面巴结皇帝而不跟文官商议朝中大事……
在他跟杨廷和、彭泽成为敌对势力后,也就导致在嘉靖登基之后,杨廷和轻易就利用手上权力把他给搞垮。
但他王德华的能力,谁敢否认呢?
“嗯。”朱祐樘点头,“之前朕还在想如何赏赐他,要拔擢他为侍郎,怕他资历不够。但若调往地方,则不能发挥其才,还在想是否以他为佥都御史往西北为一地巡抚官……既然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