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学士的人品着手,加以攻击。”
“人品?程敏政的人品有问题吗?”朱祐樘也没太听明白,“最近几年,程敏政在朝的时间是不多,朕跟他接触也少了一些,但他无论是才学,还是做人的涵养,应该是不会轻易被人找出劣迹的。”
张周想说,陛下您还是对姓程的太有信心了。
或者说。
你现在有信心,但回头舆论裹挟起来,三人成虎,就怕连你都不会这么笃定程敏政是个好人。
尤其是程敏政在此案最后的结论,也是“临财苟得,不避嫌疑,有玷文衡,遍招物议”,就是拿徐经曾以金币贿赂程敏政的事说事,但后来徐经和程敏政也说,所谓的金币求文,以及问及可能会在会试出题之事上,是因为“惧拷治,故自诬服”,意思因为严刑而屈打成招。
后来徐经和唐寅所定的罪,也不是贿赂或者鬻题,而是“夤缘求进”。
总的来说,就是查无实证,利用你们做事上的疏忽,各打五十大板,就此结案。
目的只为尽快平息舆论。
张周笑道:“陛下,劣迹是否有,其实也不重要,难的还在于如何证明没有劣迹!”
朱祐樘皱眉,似没听懂。
一旁的戴义替皇帝问道:“劣迹有没有……要靠证明?”
张周笑了笑。
换了别的时候,一个人身上有没有劣迹,的确不需要证明,但问题是有人故意往你身上泼脏水的时候,你要自证身上是干净的……这可就难了。
在被舆论炮轰的情况下,证其罪变成了“自证清白”,难度可想而知。
张周道:“陛下,程学士回朝不过一年,但在应春闱考生到京之后,诸多人前去拜访,他似乎也并未避讳相见。光是这一条,就会令他陷入漩涡而不能自拔。”
“你的意见呢?”
朱祐樘的境界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