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刚来的时候,银子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田地一时半晌也没啥出产,在府城就是一根葱,一片菜叶都要花钱买,家里没有赚钱的营生,坐吃山空总不是事儿。
宋家几个老爷们,私下里都商议着,出去找活儿干呢。像他们这样要学问没学问,要人脉没人脉的,除了干苦力,还能做什么?
谁知道,娘和小福丫不声不响,弄了个麻辣烫的铺子,而且没几天,就火到不得了。每天他们全家上阵,穿了大半夜的串串,不到半个下午就没了。晚上出来打牙祭的,只能闻着锅里诱人的香味,叹然而返。更夸张的是,就连红汤的锅底,都被常客要了去,说是泡馍吃特够味儿!
每天晚上,吴婆子都会捧着沉甸甸的钱匣子,在众子孙羡慕的目光中,数那一个个的铜板,然后二十二十串成一串,第二天拿到钱庄换成银子或银票。
别看那些串串,一串只要一文两文的,架不住卖得多呀,一天下来至少有十几两银子的进账呢。这还是串串供不应求的情况,若是人力够、食材够,把晚市开起来,赚得更多!
吴婆子说了,店铺是福丫的,点子也是福丫出的,赚的银子得给福丫分一半去!而在店里和家里帮忙的,每个月会有五百文的辛苦钱,不用交到公中去!
谁要是提福丫的意见,店里帮忙的都撤回来,家里穿串的也花钱请人干,铺子里一半的收入也没了。这个店铺,就是福丫一个人的!
宋家人,主要是张春梅,早已歇了从福丫手里挖好处的心思——主要是想挖也挖不动呀。她也看明白了,跟着福丫有肉吃。即便是铺子里一半的收入,一天也有大几两呢,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多两,一年……天哪!这么小的铺子,一年有一千多两的收入。难怪街上干买卖的人这么多,它赚钱哪!
几年下来,等分家的那天,每一房都能分到不少银子,那可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数字呢!换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