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说,在嘉靖朝闹倭寇的时候,这里也一度成为倭寇的根据地。
还有更大的秘密他也没说。
沈烈却心知肚明。
朝廷的海禁并未解除,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数量惊人的瓷器,绸缎,茶叶,生丝是从哪里来的呐?
自然是从大明本土走私而来。
那么又是从谁手中走私而来的呐。
自然是。
沿海大姓。
江浙士商集团。
也正是那些抱着祖宗制度不放,强烈反对解除海禁的大人们,说起来还真是嘲讽呐。
大人们满口的仁义道德,骨子里全是生意。
还是吃独食的大生意!
此时沈烈心中略有些烦躁。
只希望。
他在天津卫的布局和筹谋,能够赶的上这趟大航海时代的早班车吧。
二人心照不宣。
也不揭破。
便一边走,一边闲聊着,细心倾听着那些商人的口音,安徽,福建,江浙,两广……
南腔北调,不绝于耳。
敢情除了朝廷。
全天下的商贾都在这里发财呀!
这让沈烈难以接受,却渐渐的,似乎想通了什么,本有些沉重的脚步便渐渐轻快了起来。
片刻后。
一行人走到了街道的尽头,美丽的港湾旁边,沈烈等人住进了一座背山面海的大宅子。
“李公子,请。”
在汪顺殷勤的招待下,一走进这宅子的后院。
沈烈便愣住了。
但只见。
雾气朦胧中,假山,奇石掩映下,一眼纯天然温泉汩汩流淌,而几个身段婀娜,样貌娇媚的东瀛佳人双膝跪地,都穿着布料很少的衣衫。
佳人如玉。
就那样跪在了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