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想有别的同事忽然刷到了什么,瞪大眼睛说:
“锦梨在五分钟前就澄清了,晨曦娱乐四分钟前晒出了邓泽旭的访谈,他们反应怎么这么快!”
锦梨:【我挑中这部剧,是看到了导演敢于创新的精神,阅读剧本的时候,仿佛与《无人生还》原著进行了对话。
我挑选剧本,主要看内容,不挑制作班底。跟邓泽旭导演见过之后,认为他是个有热心、赤忱的人,所以决定与他合作。
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剧本找上我,大家一起加油呀!】
晨曦娱乐:【邓泽旭——关于我决定拍摄电影的初心
主持人:邓导,你好!能跟我聊聊怎么忽然想要拍摄电影吗?
邓泽旭:你好,我想要拍电影,源于一个契机……】
同时,在晨曦娱乐的运营下,两大词条挤入前二十。
#锦梨挑剧只看内容#
#邓泽旭:我拍电影绝非玩玩#
而在这两条热搜下,相隔五个名次,还是媒体号刚刚发出去的——
#邓泽旭只凭一个想法就去拍电影#
这几条热搜放在一起看,怎么就有种反讽的感觉呢?
媒体号:……
其中一个主编说:“算了,把新闻删掉吧,我们不趟这浑水了,晨曦娱乐的反应太快了,不愧是娱乐圈里最会炒作的,连公关都做得这么迅速。”
主编也想不明白。
按理来说,越大的公司,反应速度就越慢,很少有人能卡着分钟去做公关的。
怎么晨曦娱乐的反应就这么快呢?
他们还提前了几分钟,这是预判了他们的动作??
这个主编并不知道的是。
晨曦娱乐哪怕在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公司上下顶多是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了一间小公司。
它还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