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募资,一个人在东洲组建新的团队,负责在证券市场具体操盘。
徐海科工,东洲这边的跟风盘没能吃到肉,沈君鹏当然不会内疚,但这又是他们邀请这些跟风盘投资私募型子公司的一个契机。
沈君鹏与孙仰军事后复盘,他们之所以在徐海科工上选择妥协,放弃最初的计划,说到底还是资金实力不足。
当时他们吃进徐海科工一千一百万流通股后,手里就剩五千万资金,实在没有底气将徐海科工的股价拉到高位后,跟背后有南亭实业这个现金奶牛支撑的萧良肉搏。
更不要说他们动用收购徐海科工控股权的资金,也存在太大的瑕疵。
资金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筹资、融资解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缺乏装进上市公司的资产。
沈君鹏八十年代初就下海了,但最早到香港是做贸易,之后在广南投资的几座工厂,以服装等轻工制造为主,体量不够、利润不足,强行装入上市公司也搅不出什么水花来。
沈君鹏对嘉鸿还是寄以期望的。
南亭实业的饮料业务,非销售旺季的月营收已经做到五千万了,以其发展势头,九六年很可能做出十二到十五亿的营收来。
嘉鸿饮料业务能做到十二亿,保健品能做到三到五亿,总计能凑出十五亿的营收,到时候将他们与乐宥总计百分之四十的持股,轻轻松松也能做出七八亿或十二三亿的估值装入上市公司。
只要能完成这一步,他们手里所掌握的资金也好,证券资产也好,则可以说是初具规模。
目前阶段,他们在证券市场还只能说是小打小闹。
瓶装水业务做起来,对嘉鸿集团能有一个很大的促进,沈君鹏、孙仰军还是乐见其成的;至于冯薇玲是不是不甘心沦为郭晋阳的玩物,是不是想脱离郭晋阳的控制,沈君鹏则不会关心。
他关心这个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