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要对蓄电池厂的工艺流程做技术评判,还将工学院的两名大教授拉进来,你下一步是打算将蓄电池厂做到哪个程度啊?”
萧良很忙,罗智林更忙,蓄电池厂的合资工作,这段时间主要都是钱少斌负责推动。
除了注册成立科技子公司,与工学院筹建联合能源电化学实验室,知道萧良做高科技产业有很大的决心外,但具体的实施计划,罗智林还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了解。
昨天赶到蓄电池厂现场处理程德彪的问题,罗智林也没有机会详问,却是今天在现场办公会上,听钱少斌说及竞聘以及技术评判的一些事,把他的兴致彻底勾起来了。
不知道李博的常委名额有没有确定下来,但罗智林邀请他过来参与这样的谈话,肯定是当嫡系看待了。
萧良也就将他接下来会对蓄电池厂实施的一些动作,背后的关键逻辑点破:
“通过竞聘,将业务能力最强的人留在管理岗位上,然后通过对工艺流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评判,实际是组织所有的技术岗、销售工程师岗以及管理岗对蓄电池厂当前的工艺及生产状况,进行彻底的技术摸底。这是组织大家更深入的学习、了解生产工艺及一系列作业流程背后最底层的逻辑,而不是停留在对行业标准的浅层、机械化的记忆梳理上………”
“……东洲自近代以来教育发展就走在全国前列,自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东洲迄今总计有逾四万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走上各级工作岗位。而全市总数高达七百余家的国营企业,目前乃是东洲容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最大的蓄水池。蓄电池厂作为船机厂的二级分厂,组建之初被寄以厚望,拥有大中专学历的干部职工高达二十四人;普通职工里也有超过四成乃是通过社会招工进厂的高中生。这跟我刚接手时、仅能凑出九名高中学历的南亭湖果汁厂相比,底子好太多了。这也是进行这次技术大摸底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