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平静的湖面。
桥没断、人真多。
顾陆昨日是晚上才到这座城市的,所以当晚没来得及拜访作家团的前辈们。
领队是王侠乘和张之路,这两人分别是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的主任,后者是儿童文学委员会的副主任。
“王老师、张老师、董老师、单老师……”顾陆挨个打招呼。
态度这么良好,倒不是因为这些人是作协领导。
主要是这群人里面,好多作品组成了他儿时的世界观。别的不说,《羚羊木雕》,送给朋友的礼物,父母又让其拿回来,这种感受就让人窒息。
不知道这篇课文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反正顾陆看完唯一的反应是“不能拿自己不能做主的东西送人”。
一群人聚集在白堤,也不起眼。因为旁边有很多成群结队的游客。
氛围也蛮好的,直到领队开口说话。
“不要因为取得了一些成就,就自傲。”王侠乘说,“作家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嗯?顾陆有些许迷惑,他貌似态度挺好的。
“确实,一个作家如果有傲气,写出来的东西就会不接地气。”顾陆说,“多谢王老师的教导。”
瞧见顾陆的态度比较谦逊,王侠乘板着的脸才稍微放松。
“你还年轻,确实还有很多东西要跟着前辈们学习。”王侠乘说。
旁边副领队张之路见怪不怪,今年五十多岁的王侠乘,是这种性格。欺软怕硬的性格,就对领导非常谄媚,对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一定会拿捏架子教训一番。
张之路瞧不上这类人,甚至都奇怪,《清澈河水,肮脏的泪水》《医院门口的关公》这种尖锐的报告文学,怎么会是王侠乘这类人写的。
报告文学是比较特殊的类型,可以简单理解为“化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