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对被考察人有看法,但都畏惧被考察人的权势,不敢讲真话,只是好话多说,坏话少说。此外,考察干部工作的人员素质也直接影响到考察工作,笔杆子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想怎么写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平心而论,贾士贞扪心自问,他在省委组织部那么多年,一直在干部处工作,考察过无数个干部,他自己的体会太深了,对于领导打招呼的人,有关系捅到他们身上的人,总是笔下留情的。领导哪里知道凭那三四千字岂能反映出一个干部的全貌!有的根本就是离题万里。想到这里,他觉得高兴明给他的那些材料也就不奇怪了。这次他所谓的微服私访,让他感到强烈的震撼!群众意见对一个领导干部的选拔、考察、任用难道不重要吗?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无论怎么说,他觉得这次下臾之行是十分必要的,让他了解到老百姓对领导的背后评价,每一个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值得他深思的是,组织部门应该如何考察、选拔一个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也让他思考如何来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不能再继续靠少数人说了算了,要让群众参与,要增加透明度,要让广大群众来监督。
此时此刻,贾士贞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失去自由、被人认为是假市委组织部长,忘记了自己被当做坏人软禁起来、失去自由的人。他忘记了疲惫和饥饿,在头脑里开始构思如何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这样一个重大而又深刻的问题。
四
一向认为对官场很有研究的侯永文,根本就不相信被他控制起来的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市委组织部长。这么多年来,他对官场的消息绝对是灵通的,上至中央,下至县委,许多官员在调整之前,他都能传出一些让人吃惊的消息。只要一谈起官场上的事,他便眉飞色舞,绘声绘色,振振有词,甚至吹得神乎其神。对于许多高层的人事安排,他总是说得头头是道,好像他是各级组织部长,他总是发布最权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