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的“赛车”登上了《大明报》,并引起了改造汽车为赛车的风气。
尽管这个时代的汽车时辰速度最高不过每个时辰一百里,但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一些人体验刺激。
八月,朱由校拨内帑三万两在北京东郊修建了一个赛车场,并在《大明报》刊登消息,在此地组织了这个世界第一场赛车比赛。
腊月初二,大明赛车杯结束,朱由校亲自动手制作的“天启号”成为当年的赛车杯状元。
天启七年三月,大明朝首部公共电车在北京通行。
这种车从车顶上的高架电线获得电力来驱动汽车,很受人们欢迎。
七月,在北京和南京架设的大明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两地相距两千余里,从此开始了电话时代。
此时电话所有的通话都是通过接线员将通话人接上正确的线路,以此保障交流不会出现问题。
电话出现后,倍感方便的朝廷立即在地方和北京之间设置电话三万六千部,每部电话及线路根据距离,价格在二百两到五百两不等。
天启十年,电话行业经过三年的发展,终于在朝廷的推动下,由权贵走向了大众。
五月初三,北京街头出现了公共电话亭,付十文制钱可通话一分钟,赢得了广大百姓的喜爱。
彼时北京人口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之巨,城区面积基本包括了朱高煦前世的北京四环以内范围,因此一个公用电话能省去许多麻烦。
眼见百姓接受,大明朝开始铺设起各地城镇的电话线路,大批信使不得不转行送乡镇书信,大量百姓因此失业。
这样的情况,使得许多百姓各寻出路。
这是人类史上流动速率最频繁的时刻,大量的在大明生活不如意的百姓,开始主动迁到北洲与中南半岛,乃至西洲。
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却也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