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如今更是达到了财政支出25%的程度。
可是历年来,朝廷只是象征性的征收少量学费,这并不符合当下的国情。
严嵩建议将中学学费提高到每年二十贯,大学学费提升为四十贯。
奏疏上奏后第三日的常朝,朱佑樘将这个提议提了出来,然而却遭到了王守仁的强烈反对。
时大明朝武官三万七千余人,文官七万七千余人,吏员重新增长至九十八万余。
王守仁认为,当下应该对官营工厂和天下进行京察,这么做不仅能解决冗员问题,还能解决官营工厂官吏尸位素餐,效率收益都低下的问题。
他的建议被杨廷和、杨一清否决,但朱佑樘却觉得值得一试。
九月初七,朱佑樘令五十四岁的兵部尚书王守仁兼任京察巡抚,挑选官吏一万八千余人京察天下。
这场京察持续了很久,从弘治六年九月开始,王守仁率领京察官吏们对每个地方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巡察整改,然而京察的行动却遭到了勋臣和大量中基层官员的抵制。
京察行动举步维艰,在京察到江西的时候,江西更是爆发了工人大罢工运动。
二十六万工人罢工走上街头抗议,王守仁却并不担心,他在南昌设草台,邀请大量工人代表上台提出反对的建议,并一一回应。
在王守仁的坦诚下,江西工人在罢工不到三十天时间内被王守仁化解。
即便事情处理如此迅速,可庙堂上对他的弹劾奏疏却依旧如雪花飞来,
弘治九年七月初三,朱佑樘最终顶不住压力,停罢京察,并令王守仁任波斯布政使。
得知消息,王守仁无奈交接兵部尚书官印,往波斯布政司赴任。
八月初二,王守仁乘船抵达忽鲁谟斯港,然而此时波斯地区民怨沸腾,三十万流民聚众扰乱。
八月初三,趁波斯卫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