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后记·宣德(4)

后记·宣德(4)(4 / 11)

河平原的气温还是超过了四十度。

湿热的气候让远征的明军水土不服,仅是五月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水土不服而非战斗牺牲的兵员就达到七百余人。

要知道明军十四万大军南征,连续击垮三国联军多次,斩首近七万余,自身伤亡也不过才五百余。

只是一个月的非战斗牺牲数量,就超过了几个月的正面战场的战斗牺牲数量。

此外,榜噶喇虽然可以提供民夫,可架不住明军的正兵和辅兵数量太多,以榜噶喇的人口,无力负担那么大规模的补给。

因此随着夏季到来,沐毅只能下令坚壁清野,将攻掠土地的一切带回后方。

六月初,明军开始撤退,并向摩腊婆、沼纳朴儿和乌里舍三国提出议和。

按照正常思维来判断,三国本该高兴的同意议和,并继续以天朝属国的身份继续朝贡天朝,为天朝戍边。

然而遭受巨大损失的三国并没有同意议和,反而在拖延议和的同时,对西海岸的刺泥、巴尔曼尼两个大明属国发起了袭击。

尽管三国对明军不是对手,可对于除了德里、阿难功德以外的其余印度厮当国家来说,他们却依旧是一个巨无霸存在。

七月初,刺泥、巴尔曼尼两国向大明锡兰府求援,刚刚率军撤回若开的沐毅得知消息,上疏请海军驰援刺泥、巴尔曼尼两国,陆军则需要等待夏季和秋季过去,才能对三国发起进攻。

消息传回北京,朱瞻壑看着明军因水土不服而牺牲一千七百余人的名单,果断下达了南洋、南海两支舰队驰援刺泥两国的旨意。

与此同时,大明在东洲宣慰司遭遇的土民叛乱也在宋王朱瞻圻、宣慰使赵辅的镇压下结束。

八月,东洋、东海、大明洋、北海等四支舰队于北海(鲸海)军演,胡濙向日本国主足利义怀(足利义嗣长子)施压,责令其结束昆仑洲乱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