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372章 庙堂局势

第372章 庙堂局势(9 / 10)

徙百万走出山区恐怕不行。”

“百万只是一个大概,具体还是得等改土归流才能知道,就如眼下的西番一样。”

朱高煦提到了西番,而朱棣也低头看向了自己案头。

在他的案头摆放着两本文册,这是被明军和木氏土司木瓜兵所改土归流的朵甘部份地区的《黄册》、《鱼鳞图册》。

朵甘都司治下有许多宣慰司、招讨司和万户府、千户所,其中距离驿道较近的不少地区土司都被明军改土归流,统计出了人口和耕地数量。

不过统计是一回事,治理是一回事,明军眼下只能在朵甘地区维持这样的统治,再往上走的乌斯藏都司则是无力干涉,只能维护驿道的修建,守住几个重要城池。

“两个宣慰司和万户府就能统计出十二万口百姓,三十余万亩耕地,这确实是意外之喜。”

朱棣拿着那本《黄册》翻阅,但看了看后他又摇头道:“只是产出太少了。”

由于此刻的环境比近代还要恶劣,即便是后世川西地区,这个时代朵甘地区的亩产也不过百斤左右。

这样的产量,加上无法开垦的土地,无疑让朱棣十分头疼。

“迁徙下高原一万户,留一万户便可。”朱高煦开口道。

在生产力没有提高的这个时代,朱高煦想要让朵甘地区成为可以供给大军粮草的地方,就得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由于耕地难以开垦,所以开垦显然是不可行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迁徙走人口,变相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了。

“留下一万户在当地耕种这三十余万亩耕地,再保障运送糖、油、茶进入当地,变相增加他们的其它食物,这么一来买粮食就容易许多了。”

朱高煦与朱棣解释着,朱棣听后颔首道:

“是个办法,不过这人要迁走容易,再迁徙回来就困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