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话,他需要在这里等待朱权和丘福的探路,并在得到确切消息后才开始动身。
这几日,算是他接下来几个月里,为数不多能安稳休息的日子了。
倒是在他昏昏沉沉睡下的时候,南边的郑和也迎来了自己的出征。
“铛…铛…铛……”
清晨,当巨港城的晨钟开始铛铛作响时,早早准备好的郑和他们也在经过三个月的休整后决定启航。
郑和与陈瑄、崔均三人走出了旧港宣慰使司衙门,站在马车前,崔均对二人作揖:“我就不送你们了,反正天天在一起也腻歪了。”
“好!”陈瑄爽朗笑道:“你好好看着南洋,等我们回来,倒是要好好看看,这巨港的变化有多大。”
“哪还有变化的空间……”崔均哭笑不得,而在他的哭笑不得背后,却是焕然一新的旧港城。
由于苏门答腊岛上石灰石众多,因此在郑和上次返程前,这里就已经兴建起了水泥工场。
这次郑和南下带来的工匠,更是让水泥工场的技术更加精细,产量更高。
三个月的时间里,巨港的城墙被清理干净了绿植,覆盖上了混凝土。
旧港城内的道路都被扩宽,屋舍也重新建设得焕然一新,城池扩大了一倍不止,足以容纳十余万人在其中生活。
除此之外,城外还兴建起了三个军营和四个集市,码头那边也被修建得焕然一新,可以停泊五千料的上百艘大船。
巨港内的官学也兴起,十所官学足够满足当地孩童的就学。
巨港是一个风向标,眼见朝廷在巨港投入这么多资源,其它华侨聚集和马来百姓聚集的城池也开始尽心尽力的干活。
从大明设立旧港宣慰司到现在,不断有马来人口和南洋各国华侨到旧港聚集,因为他们都看出了大明要立足南洋的决心。
南洋诸国很难过,可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