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让他有些无奈。
“布政使孙铖……”
郁新举荐到了朱高煦的人,对此朱高煦十分无奈:“孙铖起码要到明年岁末才能入京,你还有其它人可以举荐吗?”
“北京行部尚书郭资。”郁新无奈说出如今负责北京行在工作的尚书郭资。
郭资是朱棣的人,这也是郁新没有一开始提及他的原因。
不过他低估了朱高煦,朱高煦并不在意郭资是谁的人,毕竟户部之中大部分是他的人。
“这样吧,等北征结束,我调郭资南下,你带着他熟悉熟悉,来年开春再归养。”
“多谢殿下隆恩……”
得到朱高煦的答案,郁新松了一口气。
他虽然有心想为朱高煦做更多事情,可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这么继续下去了。
人都是怕死的,郁新也不例外。
现在的他只想好好回家归养,享受一下最后的几年。
“我会派御医每月都前往户部为你诊脉,你不要有太大的负担,好好照顾身体。”
看着不过五十八岁的郁新,朱高煦只能感叹户部确实耗费精力,能在户部任上活到六十的都算是了不得的人物了。
要是郁新能活到七十几,那自己会少去大半的财政压力。
只是可惜……
“臣告退。”
瞧着郁新缓缓退出春和殿,朱高煦感叹颇深,摇了摇头便继续处理起了奏疏。
在他处理奏疏的时候,时间也在一点点过去。
三月初九,龙舟北上的第九日,这支备受瞩目的队伍总算越过了徐州,进入了山东境内。
朱棣如一开始所说的一样,在抵达山东境内后,便以运河淤堵,船队难以行走作为借口,带着徐氏下船乘坐了车舆北上。
这是山东执行新政的第三年,不过对于兖州府的百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