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298章 南征北讨

第298章 南征北讨(10 / 11)

“三亩地能否养一人,父亲应该比儿臣了解,但从耕地和人口来说,福建已然十分危险。”

福建的土地问题在明清尤为严重,由于地方闭塞,因此朝廷往往不重视这里。

可是实际从永乐后期,这里的阶级矛盾便十分明显,宣德年间朱瞻基的坐视不理,更是让福建矛盾加重。

到了正统年间,朱祁镇的目光还停留在西南的时候,福建矿工发生起义,原本只是几千矿工不堪矿课压榨的起义,却因为土地矛盾而迅速发展为十数万人。

朱祁镇派陈懋出兵镇压不久,北边瓦剌叩关,然后朱祁镇就陷入了三线作战的局面。

再往后便不用多说,朱祁镇坚持三线作战,结果被抓到了漠北当留学生。

总之福建矿工起义的问题,本质也是利益和资源分配问题。

福建的矿课负担确实重,但普通百姓的负担也不轻。

三亩地即便产出六石粮食,上交官府后便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一旦家中人口增多,都不用几代人,只需要再多一代人,那就会遭遇吃不起饭的情况。

闽浙两地百姓从永乐后期开始,就一直面对这种局面,经过正统年间镇压后矛盾被缓解,可到了明代中后期,讨生活的百姓只能走私去南洋生活,因此嘉靖年间的走私商人和倭寇也主要以福建、浙江为主。

朱高煦可以笃定,只要他开出足够丰厚的迁徙条件,那别说迁徙广东,就是直接迁徙福建百姓去安南,他们也敢举族搬迁。

“反正安南的事情,俺今日开始就交给你了,俺不再插手,但是北边的事情都得俺过目再拍板。”

朱棣对朱高煦处理政务还是比较放心的,只要他步子不迈太大,那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现在想的,是在平定安南后,如何出兵收下漠东。

“儿臣领命。”朱高煦应下,不过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