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的屯田数额不下六十万亩,而大宁前往广宁的战兵与屯兵数量在四万左右,其中有两万屯兵在义州和中左卫等地运输粮食给广宁城的刘嵩。
这四万人若是均分六十万亩耕地,那就是每人可以得到十五亩。
当然,如果算上他们的家人,那基本就是每人三亩,但这也不少了。
这样的条件提出,许多不愿意当兵的屯兵恐怕会积极响应。
“此外……”朱高煦继续说道:“若是被选入我渤海军的,每人发十亩入伍田,每年二十石军粮,八贯钱作为军饷。”
“这一条件不止是作为招抚广宁兵卒的条件,也是针对日后任何南兵的条件。”
“愿意为民就均分田地,愿意为军依旧发十亩入伍田,军饷按照刚才说的一样照发。”
朱高煦要杀人,还要诛心。
他想知道,天下百万军户中,到底有多少人在面对这样的政策时还愿意支持朱允炆,又有多少人愿意支持给他们发政策的自己。
这其中,尤其是百万军户之中,日子最为困苦的七八十万屯军为他关注之重点。
只要掌握了这群人,靖难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渤海纪事本末》:“乙未,上移大宁三十万人入辽。”
《明世宗实录》:“乙未,上闻大宁军户困苦,特移宁民三十万入辽,实边富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