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抵税,只能抵四百万贯,如何?”
朱允炆自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并且为了防止郁新日后旧事重提,他又补充道:“等平定了渤海贼寇与燕逆后,你若是还想着致仕,那朕便不拦你了。”
“臣……”郁新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在他看来,当初朱高煦的《削藩论》就很不错,眼下的局面完全是新君自己一手造成的,怪不得旁人。
只是他想了想,以新君对自己的态度,恐怕自己说出来也不讨喜,因此便不说了。
“臣领旨谢恩……”
“退下吧。”
朱允炆侧过身去,不想继续看郁新那模样。
郁新见状,也自知情况,摇着头离开了武英殿。
在他走出武英殿后不久,他在武楼门口遇到了等待这里许久的李景隆。
见到郁新,李景隆当即皱眉询问:“如何?陛下同意了吗?”
“……”郁新摇摇头,李景隆也沉默了。
“曹国公好自为之吧。”郁新似乎是看出了什么端倪,特意提醒了一句李景隆。
李景隆见状也不说什么,只是作揖,让出了道路给这位老臣通过。
待他走后,李景隆看向他的背影,只觉得像一座山,虽然峰峦已不再高耸,但依然挺拔坚韧。
只是时光流逝,高山也渐渐被填平,最后只在地上露出一个尖角。
曾经的人知道这是一座山的顶峰,后来人却只以为是个凸起的石块。
郁新这样被朱元璋托付的重臣都遭到如此对待,那自己呢……
李景隆想到了郁新刚才的话,随后沉默着转身走出了外廷。
他在西华门乘坐马车,绕行许久后停在了一座府邸前。
经过通传,很快府门大开,李景隆走下马车,走进了府邸内里。
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