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113章 东宫三杰

第113章 东宫三杰(9 / 10)

但在朱允炆和黄子澄看来,他确实把朱高煦想的太厉害了。

如今的大明还是上升期,哪怕朱高煦真的造反了,就凭他手上这六千不到的人口,想要在辽东、大宁二十余万军户的围剿下存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饶是一直佩服齐泰的黄子澄在听到他的言论后,也不由得怀疑起了自己曾经的眼光,朱允炆更是觉得齐泰是为了留朱高煦在南京才故意这么说的。

不提他们的想法,只论齐泰看到他们的表情后,便知道了自己这话恐怕被他们以为是杞人忧天了。

见状,齐泰也没有过多纠缠,而是作揖道:“确实,是臣想的太远了,当下还是得先解决晋府,同时关注西南的平叛。”

“确实……”见齐泰改口,黄子澄也附和道:“近来庙堂之上,各方都在关注西南平叛的事情。”

“今日那封捷报传到庙堂,下面便有人上疏建议先将昆明、曲靖二府的铜矿开采,想必都是在为了明年的秋税做打算。”

黄子澄并未提到以钞抵税,但却处处都透露着以钞抵税的痕迹。

换做以往,庙堂之上可不会那么担心云南的事情,自从云南发现了大量金银铜矿后,他们的态度就两极颠倒了。

显然自从苏松二府以钞抵税后,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到了下一次以钞抵税的政策上。

当然,他们都清楚,如果云南的金银铜矿没办法顺利开采,那皇帝是不会同意继续以钞抵税的,因此他们才会全力支持平叛。

“明年开春,还要发钱钞给军户们吗?”

齐泰看向朱允炆,旁敲侧击的向朱允炆打探朱元璋对钱钞法的态度。

在朱高煦的《钱钞法》中,以钞抵税来回收宝钞,然后存放保管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不再以钞抵俸、抵饷。

往年朱元璋都会将官员的部分俸禄、赏赐以宝钞的方式发放,而今年从朱高煦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