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外界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这样才能侍奉君主,保护领国领民。
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这种精神其实无所谓正邪。
但是,在忍者成为忍界的主流,武士沦为贵族的附庸后,“武士之道”就走向极端、逐渐扭曲了。
如果“父有过”,子应该“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如果“君有过”,臣应该“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可是,武士们却越发重视“名誉”、“克己”和“忠义”,越发重视君臣戒律,忽视义、勇、仁、礼、诚,即使君主暴虐无道也必须臣尽臣道。
毫无疑问,这种思想与正统背道而驰。
“可怜又愚蠢的家伙,没有来由的恨意和愤怒。”
云川笑眯着眼,语气平常地开口道:“这种毫无自我、助纣为虐的工具,唯一的价值,就是随着那些贵族一同死去啊。”
说罢,他不再去看那武士,转而看向那名少年。
“喂,小鬼。”
穿着黑袍的阿萨走过去,从怀里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