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对于河套战役过后,匈奴单于庭如此果决的转移战略重心,刘荣是颇有些惊讶的。
不是因为这么做很蠢;
而是因为这么做,实在是再明智不过!
刘荣原本还想:失去了河套,匈奴单于庭必定会产生一些动荡——就算不会出现一个‘鸣镝弑君’的新单于,也起码要有一次血洗、暴力镇压。
而后,匈奴人必定不甘于河套之失,依旧会尝试着夺回河套。
等过个几年,损兵折将之后,匈奴人才会认清现实,接受‘河套不再属于大匈奴’的既定事实,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制定对外战略。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为了在大体战略层面,更好的应对匈奴人可能做出的抉择,刘荣曾站在匈奴人——站在匈奴单于庭的角度,去思考匈奴帝国未来的走向。
如果朕是匈奴单于,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的瞬间,刘荣便得出了答案。
——放弃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彻底放弃河套地区,迅速将战略重心西移!
但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躲避汉家的兵峰,而是为了在西方、在遥远的中亚地区重新建立自己的威望,并让匈奴帝国‘重新伟大’。
而后,便是着重深耕西域,彻底达成对西域地区的完全统治,将西域这个输血包牢牢掌握在手中,做好和汉人长期拉锯的准备。
在中亚得到补充,并彻底掌控西域这个血袋之后,再回过头,和汉人拉开架势,斗上个三五十年;
等战况焦灼,汉人百姓疲于久战,百姓民不聊生,汉人内部自然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刘荣站在匈奴单于的角度,以匈奴当下所面临的情况为准,所能想到的最优解。
但在简单的思考之后,刘荣便断定这个最优解,大概率不会被匈奴人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