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略方针,那是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的。
就好比当年,吴楚七国之乱,朝堂给太尉周亚夫定下的战略方针,便是在确保战火不会波及关中、烧不到函谷关,且荥阳敖仓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尽快平定叛乱。
然后朝堂就撒手不管,随便周亚夫怎么折腾了。
就连周亚夫坐视睢阳血战而不救,彼时的天子启也能两手一摊:没办法,周亚夫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朝堂制定好的战略目标,周亚夫却是一点折扣都不敢打,最后也是超额完成任务。
班师回朝之后,其实也还是有不少人指责周亚夫——尤其是东宫太后,更是暗下把周亚夫说成了逆贼、乱臣!
结果怎么着?
周亚夫不也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过了把丞相的瘾不说,还做了太子三师之一的太保吗?
什么?
你说周亚夫现在过得很惨?
那就怪不得旁人了,纯自己作的……
所以,即便是有心劝谏,周仁心中也清楚:除非刘荣的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否则,郦寄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将超过一半的部队开出箫关。
——确保箫关无虞,区区六个字;
但若是匈奴主力犯境,就这六个字,便已是郦寄用上吃奶的力气,也只敢说‘应该没问题’的重担。
周仁原本想的,是探探刘荣的口风,再伺机劝谏一番。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刘荣一直是秉持着什么事都有商有量,只要臣下说的有道理,就都会认真探讨一番的形象。
却不料此番,刘荣在这件事的态度上,居然会如此坚定;
以至于周仁心中,都生出了一个荒唐的念头。
——若不是刘荣也姓刘,也是汉家的皇族,更直接就是皇帝本人,周仁怕不是要以为刘荣此番,是要把整个北地、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