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老者半带认可,半带郁闷的缓缓点下头,刘荣才深吸一口气,顺势将话头一转。
“只是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在孤这样年少轻狂,不明事理的小辈眼中,戎字,终归是来的比祀字更重一些。”
“更何况我汉家,自太祖高皇帝之时,便一直都是内忧外患,群狼环伺。”
“于内,先有异姓诸侯不恭,后有诸刘宗藩割据;”
“于外,更是北有匈奴犯边,南有百越离心——以秦余孽赵陀为先,竟逼得英明神武如太祖高皇帝,也只得以南越王印相赐,却无力兴兵征讨。”
说着,刘荣也不由得一时失了神,就好似是想起了数不尽的屈辱,面色也一点点绷紧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刘荣才深吸一口气,将胸口郁结的闷气呼出,将过度飞散的话题重新拉回了正轨。
“今我汉家,确实无力供养起每一位为国征战,并落得伤残的英勇将士。”
“但不远了。”
“——我汉家能供养,甚至是荣养每一位因王事而伤残的将士的日子,不远了。”
刘荣话说到这个份上,几位“老农”就已经是连连点头,对刘荣所描述的蓝图信服不已了。
——思贤苑离博望苑,说进不进说远不远;
走过去有一段距离,但博望苑发生的事,却是很容易就能穿到不过七八里之外的思贤苑。
几位老农再怎么不问世事,也起码知道刘荣的博望苑,有两支各五千人的武装力量,均以英烈遗孤为卒。
就算这只是太子荣,在极小范围内进行的特例,至少也表明了刘荣有这个倾向。
“太子,知兵?”
不多时,老令头悠悠发出一问,只见天子启满是戏谑一笑,对刘荣微微摇摇头。
“谈不上知兵。”
“只吴楚七国之乱,去